清明,让思念与爱有存王卫康的散文武定环
棠梨花映?杨树, 尽是死?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 萧萧暮??归去。 又是清明了,这几夜里我又一次次的梦见了我的爷爷奶奶,梦里还在那个老宅里说说笑笑,醒来却是天各一方。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醒来泪水打湿了枕头。 对亲人绻绻的思念,洒下的泪水是苦涩的滋味,回忆里他们把最好吃的都分给了我,再次体会人世间的爱心与温暖,拼合破碎的心,微笑着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我们感慨世事无常人生苦短,曾经真正爱过,生命便不存在遗憾。清明,是忧愁的怀念。 十多年来,我恪守着时间,春暖花开的清明,站在北京河阴中路的桥头,烧点纸钱,写上寄语,往河里放荷花灯,静静看着每一份思念随河流漂到金沙江畔的云南武定环州,漂到我的故里,给远在天上的亲人们送去人间的祝福,并把我的心愿带给我的爷爷奶奶,我的先祖,保佑我们子孙后代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我就这样一次次祈祷,我们家人也和平安定的走过了年复一年。我想:爷爷奶奶和先祖一起在那个世界保佑着我们的。 因为在外面工作离家远,所以每逢过年过了初三我都会带着兄弟姐妹,去爷爷奶奶的坟前,还有他们在世时清明节常带我们去的那几个坟墓:天祖,高祖,增祖......坟前摆果盘跪拜。我明白那些也是爷爷奶奶的爷爷奶奶,是他们的爸爸妈妈;我明白是先有了他们这些先祖才会有我们这些子孙。我们通常会买点水果,买点爷爷爱抽的草烟,买点花蓝,贡在坟前,跪下祈祷。 每一次我都会沉思片刻后再起来和弟弟妹妹她们一起清理墓地上的杂草。在一片萦绕的惆怅哀思中,更能够体悟活着的美丽,于是便理解了逝者如春花秋草寂寞轮回的释然,无论闲情逸致也好,愁绪满肠也罢,我想,都证明后辈人对已故亲人的无限怀念之情。 爷爷奶奶们在世的时候就告诉过我们,在最西边的墓地是最葬着古老的祖先,在老瓦产上边是的爷爷的伯伯,叔叔,哥哥弟弟,还有父亲母亲。他们逝世于那个战乱,鼠疫的年代。奶奶说解放前,瘟疫从元谋黄瓜元赶集的人身上传过来,爷爷的这些亲人三两天就逝世一个,加上战乱饥荒年代,没办法立好碑,都是简单的石块做墓碑。实际上他们都是相貌堂堂,德才兼备又是很有作为的人,所以等我们以后离开世界了,你们也不得不来看看,祭奠一下。 我想爷爷奶奶也曾像我们一样爱着他们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叔叔伯伯,所以他们才会每年清明节都会一个山坡再往另一个坡上去祭奠。这不仅是为了祭奠祖先、缅怀先辈,同时也是为了让我们后人认识先辈,看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带动后人,感悟人生的价值。 每当我们从爷爷奶奶那个坟山到了曾祖父增祖母的这边坟山,所到之处都插满了菊花,看到漫山遍野的坟墓,感觉在坟前不再是一种孤独和凄凉,而是安详。 坟墓是所有人最终的归宿。默默的站在坟墓前,我双手合十,仿佛看到了他们在另一个世间里的幸福与祥和,我确认他们“安息”了。对于他们的历史我会很好奇,我都会伸头去看看每一个墓志铭上的内容,我想看他们的故事,看看记录的内容,当我看见他们记载的殊勋茂绩,我内心只有对先祖的崇拜和敬仰。 看到这些大大小小的葬墓群,看到各种形象的坟墓,有的像宏伟的宫殿,有的像恭亲王府的大门,有的像国子监大户人家的大门,有的像钱人家的拱门,石块边上雕刻的图案雕栏玉砌,飞鸟走兽,龙飞凤舞,有的两旁镶嵌石狮子,有的镶嵌大象,有的有门墩;有的石壁上雕刻着仆人士兵、牡丹花、宝剑、琵琶、水仙花、有牵马的、有耕牛的,有舞蹈的、有打猎的、雕刻的栩栩如生,反应出了那个时代社会发展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排排坟墓在眼前就好像一坐坐小瓦房和一户户人家,脑海里仿佛浮现出一个个古人的面孔,诉说着他们的故事。来到这里像是来到了元宇宙的另一古城,也像是来到了另一个世界,更像是来到了石雕艺术博物馆,只是有的工匠手艺真的失传了,不是现在的人可以雕刻出来的。部分古墓应该是按照主人的生前的身份地位和等级来制造规格,让人能感觉到墓主生前的辉煌以及死后的悲状。 在我们那里,各个家族的葬墓群里的祖坟也都这样雄伟,一处处,一排排,一坐坐,就像错落有序的古城,有的坟墓宏伟壮观,犹如小小的殿堂阁楼,雕梁画柱的庭院模型;有的是残石断壁,被破坏后显得格外悲凉和落寞沧桑。 我感觉生者在这世界的一个村,经历着这世间的悲欢离合,家长里短;老者们也在另一个世界的同一个村;他们在天上看着我们,看这人间善恶;看有些人贪婪自私,有些人大爱无私,看这世间繁华与落幕;看沧田桑海的变化。 清明,让思念与爱长存。都说人有第二生命,第一生命是肉身,第二生命是“爱”,是肉身消失后人们对你的记忆。我们因爱而记得,也因爱重生,所以逝者永远活在爱他的这些人的心里。 图文:王卫康(武定环州在北京创业退役军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wenghuaa.com/swhyy/9997.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天认识一种花Day34水仙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