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ldquo三华茶rdquo
了解花都从这里开始 说起“三华茶“,现在的人包括三华的年轻人,估计连听也没有听过。据说这种茶奇特的很,因为它只生长在属于三华的土地上,其它地方种植不了。记得我小时候还见过这种茶树,是在菜地里长了一两棵,但没有喝过这种茶。 这种茶的神奇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它有一段神奇的故事呢。 传说很久很久的时候,番禺沙湾地区有一位御史大官,名叫“何绍基“。听说这位御史大官在世时与当时“三华店”的某人(可能是同朝为官的吧)是挚友,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死后也要为三华人造福。他在临死前写下自己的“生辰八字”连同一包茶叶种子装在一个木盒中,放在河里,让它随着河水漂流,这盒子很奇怪,它不是顺流而下而是逆流而上,它漂呀漂呀,一直漂到三华村前一条河边,当时正是涨水季节,有一位农夫正在河边用竹子撑起的罾网捕鱼,这一天他已经忙了半天了,还没有捉到一条鱼,正在发愁,忽然看到一个精致的木盒子漂到罾网上不动了,农夫捞起来,觉得没用,就随手把它扔到下游,谁知木盒又逆流而上,继续停在罾网内,反复几次还是这样。农夫于是拿起木盒对着它说:如果你是神仙,你就保佑我捞很多鱼吧,我可以把你当菩萨来拜。这么一说果然应验,农夫真的捞到很多鱼,他高高兴兴扛着鱼,拿着木盒子回家了。 这么神奇的事情一下子就传遍了整个三华店,人们打开盒子,知道是御史大官何绍基所赐,于是村里马上建起一座寺庙,称为“水仙古庙“,做了一尊菩萨,称为“御史大帝”,供村里人拜祭。并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为庙会。每年的庙会可热闹呢,比过春节还红火,庙前庙里香火鼎盛不说,还搭台唱大戏,通宵达旦。本人如今还隐约记得,一家家人把草席铺在地上,一边看戏听戏,一边吃着东西。我似乎记得当时年纪小,对大戏不感兴趣,吃东西还是很高兴的,时间长了,躺下就睡,什么时候结束还不知道呢。过去,其他地方的人说:九月九,三华店佬舞马骝(马骝是猴子,这里形容热闹欢腾)。 水仙古庙建在一条小河边,庙不算大,但也精致,现存的已是多次修建的,青砖绿瓦,庙前一片开阔地,庙门横额写着“水仙古庙”四个大字,两边一副对联:“柏府秋霜留史笔,莲壶春水寄仙踪”,这对对联连同古庙名留千古。 再说盒子里的那包茶叶,农夫把它种下,一代传一代,成为以上说的神奇的茶,叫“三华茶”。传说有人曾经把这种茶移植到三华之外的其他地方种植,但都不能生长。这一带开了许多茶店,所以在公益村附近有个地方叫“茶亭”,公益村有个地方叫茶园,估计是古时候有人在这里卖茶出名而来的(就是现在的茶园路)。我想,当年御史大官何绍基的所谓造福三华人,就是送来优质茶种,让三华人发展种茶业吧?可惜,不知哪种原因,种茶已经失传,难怪人们都忘了。三华一带水流纵横,鱼塘很多,鱼产丰富,那么多的鱼是不是何绍基让他跟随木盒子带来造福三华人的?有人说是,信不信由你。 ---------------------- 编辑:小狼 现有少量晨采庄园门票,后台留言即送,送完为止。留言和领取方法请参考: 花都首届葡萄品尝大会,让你甜到心底(附获奖和送票信息) 猜你喜欢狮岭振兴火砖屋良玑钟公祠重光,世界钟氏宗亲大聚会 一段六百年前的爱情故事,记水口村任氏祖祠 范仲淹第十八世孙是开基祖,记汶塘村范氏宗祠 人在江湖飘,居然没挨刀!赤坭“进士计救大烂财” [探秘]寻访天平对针,发现一座神秘的墓,想听墓主的故事吗? 这村有二百多年移民史,侨居海外人口占户籍一倍多 赤坭佳锦山宋氏先祖的孝行和义举 “衙门式”祠堂长啥样?看看鸭一村的罗氏宗祠 花都西端的醉美古村,你去过吗?始祖竟是“卖货郎” 藏龙聚气名人辈出,在藏书院村寻访谭氏“宗”迹 十世悬壶有玄机,文二村谢氏家族轶事 你是本土花都人,你要了解祖先 你是新花都人,要了解花都历史 弘扬本土文化,欢迎转发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wenghuaa.com/swhyy/9587.html
- 上一篇文章: ldquo水仙rdquo的两幅面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