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幽览胜中新镇山美村那些古树的故事钟奎华
白癜风植皮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07/5910020.html 寻幽览胜—— 中新镇山美村那些古树的故事 图/文钟奎华 近期我参加了增城区的古树名木探寻采风活动,要进行增城区造册内的重点古树的采写,作为一名在中新工作近40年的老师,我能为中新镇的古树做些什么?在和同事和朋友的交谈中,得知山美村有几棵在册的古树。 于是我在找来中新镇山美村同事的陪同下,我们驱车来到山美村。同事告诉我:在年版《增城县志》载部分姓氏村庄(78个姓个村)开基情况一览表,在“表3-7”中看到:入增始祖:陈就。开基地点:中新山美。年代:年。也就是说山美村是有年的历史古村落。 古村就有古树。在山美村东向社和下车社都有古树,同事告诉我,在东向社的中心部位,有一棵大榕树,树龄年,树干粗壮,需四五人才能合抱。树干离地面近两米处分桠,枝丫向四面八方伸展,冠幅占地一亩多。树枝低垂,探手能及。树根发达,根须都是浮起来。树身被气生根缠绕,许多细小的根须像垂帘般倒吊下来。榕树的两边各有一个水清见底的池塘,绿树倒映进入水中,看上去很美。树荫覆盖之处,村民将其修整成一个休闲小广场,放置有石桌石椅,可供村民憩息,男女老少玩耍。 我们来到山美村下车社,在村道旁,看到了一棵大榕树,树龄年,树根突出地面。树身向路边斜出,冠幅广大,覆盖整个村口路面。在大榕树附近,还有一棵香樟树,近处还有一棵格木,我的同事介绍两棵树都有过百年的树龄。这两棵好像是孪生树木,盘根错节,相互牵连。只是树干分开独立生长,两树聚集在一处向外铺开,正因为这样有些村里人也叫不出树的名字。 然而在中新镇山美村蛟湖社,有一棵多年的水翁,树高12.7米,胸径近1.37米,冠幅多米。看上去枝桠精壮,树木健康,头段只有两条水泥方柱平地突兀的,树身遍布凸起的树突,中段枝桠爬满寄生小植物,看上去是多年没有被攀爬的痕迹,末段的枝叶很伸展,似乎突破了周围民宅的束缚,舒心的放松解脱,此树矗立在蛟湖路23号民宅附近,有一条不足一米宽的水坑,从树头的旁边穿过。蛟湖社人把它视为“风水宝树”。 水翁树长年青绿,树枝壮实,夏天满树开着青白小花——“水翁花”,可把小花摘下晒干收纳起来,如果人们的头昏身热或湿热感冒则煲一碗水翁花来喝,药到病除。水翁树一般生长在河边或池湖处。从表象看来蛟湖社的水翁树的小河并不宽阔,然而住在树旁的长者张对福解释说,原来的小河有三、四米宽,一年四季都细水长流,属于西福河的一部分,二、三百年前,地处偏僻的蛟湖社,出入交通并不便利,村民要是有风凉寒湿、头昏发热等求医问诊十分麻烦,再加上蛟湖地貌水文等适合种水翁树,于是村中智者弄来水翁树,在村中央的小河边种下,当年不止种了一棵,而是种了许多棵,大部分都枯死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最大的一棵水翁树。随着村场的不断开发,后来给村民用泥土石头砖块填埋小河的两岸,现在仅仅保留原有河段的流向外流淌的路径,河面宽度已经不足一米了,其余都给村民挪作别用,就是百年水翁树十米范围内的小河处,就起了一间小的平房,看得出来部分墙基就是原来的河面,通过填埋而来的。 同事告诉我说,水翁树已经有二百多年了,是他们村保留下来仅有一棵大树,见证了蛟湖社的发展。据说蛟湖社已经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大约是在明朝年间,都是张姓村民。村子的来历是当年黄埔区萝岗黄登人到增城区中新镇福和放牛,路过蛟湖社此地,觉得这个地方不错,可以居住,繁衍生息,于是黄埔区萝岗黄登人就在此以放牛为名,搞耕作,起房屋,安居在此生产生活,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蛟湖社。 同事还说:山美东向社是宋朝开居的,至今有多年历史,村中有国相陈公祠,是奉祀山美村二世相陈国相的祠堂,始建于宋代,祠堂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祠前空旷地竖有两个旗杆石,是陈氏后奇陈伯陶高中探花后竖立的,在国相陈公祠的后山,树木丛生,当时还有几十棵樟树的群落。 至于山美村下车社村民,他们都姓陈。同事说东向社陈氏和下车社陈姓同宗。据说山美村开基祖到了增城后,两个儿子分别在山美村的新华社和东向社开居,后来陈氏人口增多,族嗣就在附近建村场,于是有了下车社。 同事强调说山美村是中新镇境内最早建村的。他说,蛟湖社先民从黄埔区萝岗黄登来到蛟湖定居时,以为自己是最早的居民,实际上在蛟湖社附近还有南宋时期开基的山美陈姓村民,此时迁往到仙村镇上境村、下境村生产生活,繁衍后代,让黄埔区萝岗黄登人迁来的村民自由生产生活了一大段时间。后来迁移到仙村上境和下境村部分山美村民的回归山美村,出现了山美村民和蛟湖村民共同居住的局面。据说还有部分山美村民到了镇龙镇(现新龙镇)上境村和下境村开基,人丁甚旺,直至现在仙村的上境村、下境村村民,和镇龙的上境村、下境村村民都到中新镇山美村同拜祖先。这样我们就明白了水翁树和山美村蛟湖社的来历。 事有凑巧。蛟湖水翁树下居住的长者恰巧是年中新中学第一位考上本科的张同学的长兄,张同学现在是“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之一的新塘中学副校长,是不是百年水翁古树的庇荫呵护下,让蛟湖社出了这样的一个文化人?之后有更多的山美村蛟湖社大学生出现,人才辈出。 通过探寻山美古树背后的故事,我们也从中领略了先人的智慧,往往把建村和植树紧密联系起来,村的发展用树木作了见证,或许古村和古树存在着某种偶然中的必然性。 钟奎华,中学高级教师。喜欢写作和研究教育教学。曾写过多篇诗文,散见于《海珠作协》、《增城日报》、《梅州文学网》、《荔乡情》、《丹荔》、《杨梅》、《荔乡论丛》。 —————————————————————————— 海珠作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wenghuaa.com/swhxz/10233.html
- 上一篇文章: 菊花和枸杞一起泡的功效与作用菊花和枸杞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