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宅家快两周,我开始自问自答
能过得比猫快乐吗?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有了自问自答的习惯。 突然想到一件糗事,会猛地说一句“哎呀,尴尬!” 觉得很难过,会习惯性地给自己打气,“没事的,过了就好。” 现在,不知未来走向何方的自己,在家里学着Python,偶尔刷一刷招聘APP,看着想做但是没有相应工作经验的机会,倒吸一口凉气,又开始自问自答,“我该怎么办?” 这句话略带嘲讽、甚是无奈、还有点绝望。 特别是在疫情正盛的上海,锁在家中似乎又给了自己不用找工作的理由:大家都没去公司,都在居家办公,我也不例外。 做沪漂还不满一年,遇到失业+疫情,也难免有这样的情绪。 人过29,生活如狗,再加上女性、已婚、未育的标签,各大公司HR看过简历都要踌躇一会,职场竞争力不如有经验的同辈,活力不如年轻后辈,一想到这里,就又要对自己说一句,“好难啊……” --- 学Python学出了高中数学还给老师的忧郁,很多内容都不太记得了。而在视频课上,看老师侃侃而谈抽象概念的理解、分拆,似乎都能听得懂,可一旦脱离讲解做新题,独立就显得很抽象,那些应用题瞬间成了天书: 这些都是啥?为什么这里要def?那里怎么引入了个count?+=什么时候用?给谁用?啥是水仙花数、啥又是玫瑰花数?做完课后题,得分只超过了“20万人中的5%”,因此对自己的要求一降再降:能看懂代码就好。脱离老师的例题来编程还需要重复看,反复学。 不管怎么样,多少有一个技能,把它学好,以后去哪都有用,比起只有写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wenghuaa.com/swhxz/10180.html
- 上一篇文章: 你是哪朵花,就是哪种气质
- 下一篇文章: 少年择高处立,中年就平处坐,老年向宽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