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濒临灭绝的国家级非遗技艺乌铜走银的三
乌铜走银制作技艺属于中国传统的金属制作工艺,现仅存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异龙镇冒合岳家湾村、坝心镇和昆明市晋宁县晋城镇。用这种方法制作成的花瓶、香炉、酒器、茶器、文房四宝等工艺品呈现出古色古香、典雅别致的韵味。传世文物有乌铜走银山水纹墨盒。走银即镀银,乌铜走银即在铜胚上镂刻出精美的纹饰图样,然后在阴刻的纹饰内镀银或金,再将铜胚表面处理成黑色,使其在庄重深沉的黑底上衬托出银(金)光闪闪的灿烂饰纹,使工艺品显得雍容华贵,瑰丽多彩。其造型奇巧,制作工艺精湛,特色浓郁,不但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也具有较大的商业开发价值。年5月23日,乌铜走银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乌铜走银产品乌铜走银制作技艺1、特点主要产品多为器皿、墨盒、玩物,图案有麒麟吐书、八仙过海、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梅兰竹菊、龙凤鹿鹤等。工艺造型奇巧,技艺精湛。产品销路甚广,远销香港地区和国外,极富盛誉。乌铜上呈现银色纹样,形成独特雅致的风格和极高品位。有手炉、文房四宝、酒具、花瓶、笔筒、香炉、如意、首饰、烟具、首饰盒、长命锁等。工艺制作精细,用料精选,费工费时。乌铜走银产品2、制作方法制作乌铜走银是一项复杂的工艺,匠人须掌握冶炼合金、雕刻造型、书法绘画、微雕等技艺。主要工具有风箱、熔炉、铁锤(大、小)、钳子、大小不一的錾子(錾刻花纹用)。其制作过程是:用铜做成铜坯,呈淡红色,坯上以手工绘刻花纹;然后将一定比例的紫铜、黄金熔化成溶液,用专用的工具“瓦它拉”(窑泥烧制的器具)手工反复打制,直至像薄纸一般;再用各种大小不一的錾子錾刻已经画好的图案花纹,然后走银水或金水打制成型;最后,使用祖传秘方使之变得乌黑发亮,光泽秀丽。乌铜走银产品3、传承人乌铜走银这项古老的工艺被云南三个大家派别所掌握;分别是石屏金永才大师;晋宁袁昆林大师,以及万光红大师所掌握的保山乌铜走银制作技艺。乌铜走银这一种云南独特的传统铜制工艺品,它的制作工艺已濒临灭绝。为更好传承发展乌铜走银工艺,金永才在昆明市官渡古镇创办了乌铜走银传习馆,集制作、展示、传承、销售为一体,招收学徒传授乌铜走银技艺。年8月,昆明官渡古镇内的“乌铜走银传习馆”正式开课收徒,由云南省文化厅命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金永才开班授课。[9]年6月,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乌铜走银分会在官渡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还选举了金永才为会长,袁昆林、李丛仲为副会长,丁大为为秘书长。金永才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wenghuaa.com/swhyy/10685.html
- 上一篇文章: 小药片大作用,兑水浇花让花草轻松长爆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