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圆诠个现象级心理常理之八十四
水淼 投射效应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外部世界的人、事、物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心理。即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属性、爱好或倾向等,常常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投射效应是一种严重的认知心理偏差,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去对待别人和对待自己,是克服投射效应的良方。投射效应是一种严重的认识障碍。比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会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就会觉得别人也在算计他等等,从而使人们对他人产生错觉和失真。人们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就是假定对方与自己有相同之处,通俗地说就是“以己推人”“以己之心,度人之腹”。比如心地善良的人总也不相信有人会加害于自己;而敏感多疑的人,则往往会认为别人不怀好意。投射效应使人们倾向于按照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来知觉其他人,而不是按照被观察者的真实情况进行知觉想象。当观察者与观察对象十分相像时,观察者会很准确,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知觉准确,而是因为此时的被观察者与自己相似。因此,导致了他们的发现是正确的。比如,一些北京人在家里待客,男女主人总是以自己爱吃爱喝的做了端上桌,还一个劲儿地布菜,往贵客碗里拨,看到人家吃好喝好自己好开心快乐!一般来说,投射效应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感情投射,即认为别人的好恶与自己相同,把他人的特性硬纳入自己既定的框框中,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加以理解。比如,自己喜欢某一事物,跟他人谈论的话题总是离不开这件事,不管别人是不是感兴趣、能不能听进去。引不起别人共鸣,就认为是别人不给面子,或不够尊重和理解自己。二是“事实”投射,即认知缺乏客观性,比如,有的人对自己喜欢的人或事越来越喜欢,越看优点越多;对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越来越讨厌,越看缺点越多。因而表现出过分地赞扬和吹捧自己喜欢的人或事,过分地指责甚至中伤自己所厌恶的人或事。这种认为自己喜欢的人或事是美好的,自己讨厌的人或事是丑恶的,并且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这些人或事上进行美化或丑化的心理倾向,失去了人际沟通中认知的客观性,从而导致主观臆断并陷入偏见的泥潭。心理学家罗斯做过这样的实验来研究投射效应,在80名参加实验的大学生中征求意见,问他们是否愿意背着一块大牌子在校园里走动。结果,48名大学生同意背着牌子在校园内走动,并且认为大部分学生都会乐意背,而拒绝背牌子的学生则普遍认为,只有少数学生愿意背。可见,这些学生将自己的态度投射到其他学生身上。“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一种典型的投射效应。当别人的行为与我们不同时,我们习惯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的行为,认为别人的行为违反常规;喜欢嫉妒的人常常将别人行为的动机归纳为嫉妒,如果别人对他稍不恭敬,他便觉得别人就是在嫉妒自己。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wenghuaa.com/swhxz/5191.html
- 上一篇文章: 东海水晶带你了解红兔毛水晶的作用和功效
- 下一篇文章: 牛大力碰上五指毛桃,再加猪大骨文火炖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