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雾,这种在广东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水果,外观诱人,果实累累。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尽管它们触手可及,却鲜有人问津,甚至落在地上也无人问捡。这一现象让许多外地人百思不得其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寻其中的缘由。广东多地街头长满莲雾,这些粉色的果实名为莲雾,是典型的热带亚热带植物。莲雾,学名洋蒲桃,起源于马来西亚及印度,后经荷兰人从爪哇引入我国,其适应性强,偏爱温暖气候,同时需要湿润且肥沃的土壤。这种水果在各地的叫法不一,广东人称之为“棉花果”,潮汕地区则称作“莲雾”或“水翁”,有的地方甚至因其掉落在地的扑通声响而戏称为“扑通”。尽管如此,社交媒体上频频出现广东人“偶遇”莲雾的身影,却鲜有人真正将其拾起品尝。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广东的莲雾落满地,真的没人捡吗”?面对街头树上挂满的莲雾却无人采摘,广东人纷纷给出了解释:这背后并非无因。还有人认为莲雾的口感并不理想。当然,更关键的是:专家提醒:在街头巷尾,那些被用作城市绿化的莲雾树所结的果实,品质往往较差,食用价值也相对较低。由于长期受到汽车尾气和粉尘的污染,这些莲雾可能含有重金属物质。同时,为了防治虫害,日常的绿化养护工作需要喷洒农药,因此,这些莲雾上也可能存在农药残留。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建议大家只欣赏这些莲雾的美丽,而不要食用。此外,在广东的路边,还有许多其他“免费”的水果供人享用。除了莲雾,广东人还常有机会遇到路边的芒果树。有时,甚至会有芒果从树上落下,砸到路人的头上,这样的场景在广东并不罕见。不仅如此,荔枝、龙眼、木瓜等水果在广东也是街头巷尾的常见景象。不少外省的网友都曾疑惑:广东人是否对绿化树有何误解?他们通常会选择叶片繁茂的树木作为绿化植物,而广东人却偏爱以水果树来装点街道,甚至将龙眼、荔枝这样的水果树作为行道树。这引发了人们的疑问:为何不选择其他类型的行道树呢?毕竟,掉落的果实在某些情况下确实存在安全隐患。然而,这些果树最初被选为绿化树种时,并非仅因它们在结果时的美丽。这些树木不仅树形高大、易于管理,而且寿命长,非常适合作为城市的行道树。

更重要的是,它们往往是当地的本土树种,与当地的气候和环境高度适应,包括抵御每年袭来的台风和暴雨。如果随意更换为外地的树种,其根系和枝干可能无法抵御极端天气,存在被连根拔起或拦腰折断的风险。

近年来,为了确保路人们不会被掉落的果实砸到,广州的绿化部门已经对绿化芒果树进行了“节育”手术,以实现最佳的抑花控果效果。但即便如此,我们仍需提醒大家,随意采摘绿化带中的水果不仅可能面临罚款风险,而且这些水果本身也不宜食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wenghuaa.com/swhxw/11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