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第二期,终于等到你,让
开场白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的时代,是一个想象力的时代。可以说,爱有多远,想象力就能走多远。《诗经》的时代,也是一个勇敢的时代,爱有多深,勇敢就有多大。 人们在《国风》当中,歌唱对自由的向往、对英雄的崇敬、对幸福的渴望。也在《雅》《颂》当中,抒发对先祖的追忆、对礼乐的敬仰、对道德的崇尚。今天,就让我们在《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的舞台上,再一次溯游而上,去追寻那美丽的“伊人”,在水一方。 康震祝福 刚刚龙洋讲到了《诗经》的传统,《诗经》的精神,那么这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的源头。由此我就想到了中国浪漫主义的源头,那就是著名的诗人屈原,和他的代表作《离骚》。 屈原在《离骚》中写道:“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我们每个人都非常热爱中华诗词,那么只要我们重之以修能。认真地学习,就必然能光大中华诗词的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携起手来,传承上下求索的传统,继承《诗经》和《离骚》的精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事业,进行到底。 蒙曼祝福 《诗经》不仅仅塑造了我们民族的诗歌,还塑造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心灵。所以今天我也想把《诗经》里的名篇送给大家。取自《诗经》的《木瓜》篇,“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希望这种对于美和善的执着追求,能够穿越时空来到我们诗词大会的舞台上,点亮我们所有人的心灵。 一 请从以下九个字中,识别一句诗词。 答:还来就菊花 二 请从以下九个字中,识别一句诗词。 答案:采菊东篱下。 蒙曼点评 一朵菊花连起了两位隐逸诗人,一个是“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的孟浩然。另外一位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 其实这两个人,都是赋予菊花精神的人。其实你想在陶渊明那个时代,菊花写得还是不少的。中国古代咏菊花的诗,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高峰。是因为菊花代表长寿。而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因为战乱频仍,所以人们的生命,到并不是很长。所以那个时候,对长寿,辟邪等等。是有很高的追求的,这是一个。 另外一个这个菊花丰艳,那也是人们的一个认识。你比方说曹植《洛神赋》里头也讲,菊花是艳丽的,但是就到陶渊明这儿,菊花就不一样了,菊花就有一种隐者的气质和精神了。所以你看后来周敦颐就讲:“晋陶渊明独爱菊,花之隐逸者也。”给菊花赋予了一种,真正的意象。 其实到《过故人庄》这儿,还来就菊花。为什么要“就菊花”呢?重阳节的当令花朵是菊花,另外一方面了,菊花是合乎孟浩然,这样一个隐者心胸的,这个构成了菊花意象的一个大系统,就是隐者。 三 请问以下,哪一项诗句最适合形容这幅画作? A.鹤鸣在林樾,山谷有遗音。 B.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C.更看仙鹤舞,来此庆时雍。 答案:c 蒙曼点评 宋徽宗这个人,不仅喜欢书,喜欢画,还喜欢祥瑞,喜欢修道。他自称是道君皇帝,道君皇帝他喜欢祥瑞,那时候就一件一件祥瑞,全国老给他汇报。那其中有一个祥瑞,就是我们看到,《瑞鹤图》画的这个故事,这是什么事情呢?就是政和二年,其实就是公元年,说有很多很多只仙鹤,就飞临宫殿,然后全城都在观看这一祥瑞景象,宋徽宗也特别高兴,就画下这个《瑞鹤图》,你看一共是二十只仙鹤,有些是在飞翔,有两只是落下来了,组合成这样的一个非常地清穆,而又神奇的一个画面,所以这个画,人们就讲它是神品,是越看越耐看,代表那个时候,画作的一个高峰。 那这三首诗,哪一个是表现这个画的场景呢?只有c,这其实是个应制诗,是写重阳节的时候,仙鹤来翔,仙鹤来集,然后来跟大家一起庆祝节日这种场景。那和这个祥瑞感,虽然说时令有差异,但是这个气息是一样的,所以这个画就把这一幕永恒地留下来了。 #中国诗词大会#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wenghuaa.com/swhxw/10971.html
- 上一篇文章: 吴昌硕与齐白石很难比高低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