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过后,气温回暖,空气中裹挟着黏答答的湿气,不少人感觉精力降低,睡不醒,甚至出现头重,头昏昏沉沉,彷佛紧紧裹着一块布的现象,所谓:“头重如裹”。

甚至,容易胃胀、拉肚子、没胃口、反胃反酸。

即使没有上述情况,假如你,做什么都会没精神,早晨睡不醒,睡多久还是累;

喉咙总有痰,面部和头发容易出油;

一对大眼袋,感觉老十岁;

一条水汪汪的大舌头,两旁带齿印;

小腹圆滚滚,胀乎乎;

白带变多,生理期紊乱........

你要健脾祛湿啦啦啦啦!!

《黄帝内经》有云:“湿气首责之于脾。”中医认为,这是脾虚湿盛所致,根源在于人血气不足,体内阳气跟不上外界阳气升发的步伐。其中,脾气虚的人尤其容易受到春困的“骚扰”。当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时,水湿反过来又加重脾虚的症状,外湿加内湿,内外相和,就加重了春困的症状。

湿邪有着沉重、黏浊、趋下的特点,它很狡猾,善于变幻成各种形态,比如有形的痰,或无形的津液。

现代人脾虚的还有一个原因是饮水无度,不论体质教条式地饮水。脾负责运化水湿,若是喝的水、吃的食物如果不能正常地被脾胃运化吸收,就会堆积在体内,变成湿。只有适度饮水,体内水液才能被身体合理使用,才不会湿气上犯、头目昏沉。

湿气一旦滞留脾胃,就容易导致脾气亏虚、运化无力,如此又给了湿气入侵的契机,陷入死循环——湿气越来越多,脾胃越来越弱。

健脾祛湿的食物

陈皮

陈皮味辛苦,性温,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适合胃部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咳嗽多痰等症状的人食用。

简便陈皮茶两款:

广陈皮3g,普洱茶10g。

两者放进沸水中冲泡5分钟后即可饮用。

健脾消食,减肥消脂。

广陈皮一小块、水翁花10g、菊花3g,绿茶适量。

泡饮,每天一次。

适合眼红、干涩、有分泌物,伴有头昏脑胀、食欲不振胃胀、舌苔厚的人饮用。

茯苓

茯苓是一味渗水利湿,健脾宁心的中药,既能对付湿气、又对脾胃有好处。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茯苓是由松木的精华所化,又称茯神、松苓。”它得土气所养,特别能顾护脾胃。

《用药心法》里是这样说的:“茯苓,淡能利窍,甘以助阳,除湿之圣药也。”

简便茯苓茶(五款):

做法:用养生壶加入ml和食材煲30分钟

茯苓薏苡芢

健脾利湿,主治脾胃虚弱

茯苓白术

健脾利湿,主治脾虚脾湿

茯苓生姜

化痰止呕

茯苓北芪

祛湿补气

茯苓茨实

健脾补肾

五指毛桃根

五指毛桃根具有健脾润肺、行气利湿、清肝利胆、提高免疫力的功效。五指毛桃补气之功同黄芪,被称为“南芪”,它性味平和、适应广,却没有黄芪那么霸气的升提之性。

国医大师邓铁涛邓老,对五指毛桃推崇备至:

简便五指毛挑茶(四款)

做法:用养生壶加入ml和食材煲30分钟

五指毛桃50g蜜枣两颗(可用红枣+姜片代替)

补气益脾

五指毛桃50g蜜枣两颗牛大力30g

提气力,除湿瘴

五指毛桃50g莲子15g百合15g

清浊水,补好水,适合上燥下湿,既湿浊又感觉干燥的朋友

五指毛桃50g桂圆干(去壳带核)约10颗

补脾养血,补肾还心

除此之外,脾虚湿重的朋友,脾经容易拥堵,可每天用拇指点按小腿上胫骨内侧与腓肠肌之间的缝隙,从膝关节开始一路点按推到踝关节,会发现有多处僵紧和疼痛,沿着这条线按揉至痛感消失,对疏通脾经大有好处。

最后,祝愿您拥有一个清清爽爽的春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wenghuaa.com/swhgj/9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