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超爱吃的零食,现在好多都吃不到了
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 有些东西长大后难以再见, 即使偶尔吃到, 却再也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了…… 但是, 那些逐渐远去的儿时味道, 都深深的烙印在回忆里。 偶尔想起、偶尔出现, 尽是亲切和快乐。 先问问,你们那,管这个叫什么? 这东西,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比如:落口消(落果消、萝卜消)、泡果、炮筒、米抛、泡杆、康乐果、麻杆儿、米花筒、江米棍、膨化棒、空心棒、米花棒、米棍…… 名字真的太多! 城事君就随儿时的记忆叫它 ↓↓↓ 米棍 那时候,炸米棍的大伯开着拖拉机来到村里,孩子们一看见就以最快的速度冲回家,催着妈妈装米拿糖拿最大的袋子去炸米棍。 一口咬下去,咕吱咕吱嚼起来,透着一股淡淡的米香。吃落口消的乐趣大概是一半在吃,一半在玩。套在手指上,边写作业边吃,心满意足。 米泡儿 米泡儿的正确吃法是,抓一大把,往嘴里一塞,完了两手一拍,先干点儿别的事儿,等待嘴里的食物下咽。 崩米泡儿,你可能没见过,但一定听过它发出的声音,巨大一声“嘭”,太有魔力了,小伙伴们一边捂住耳朵,一边往跟前凑。 番薯干 一到秋季红薯丰收的季节,家里大人总会晒很多的红薯干,直接吃又香又甜且韧性十足纯天然的美味零食。 油炸一下,香脆可口,真是怎么吃都吃不够…… 南瓜籽 小时候,遇到老南瓜,一定要挖出瓜瓤,淘洗一下,捡出南瓜子晒干,在锅里炒一下,撒一丁点儿盐。抓一把,边走变嗑,那叫一个香啊~ 柿饼 柿饼长得不好看,表面一层厚厚的白霜。 一口咬下去,厚厚的果肉有种沙沙的质感,但是很甜。 棉花糖 棉花糖曾是童年里见过的最美丽的食物,一层层地包裹着却不臃肿,像是天上的云朵,卖棉花糖的手艺人那儿总是排长队。 图来源于不来电的博客吃到棉花糖的总是露出一副幸福而满足的表情,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最初最纯粹的甜蜜了。 锅巴 小时候,总是闻着饭香来到灶前,踮起脚尖探着锅里的米饭,饭被盛起,大铁锅的余热让黏在锅底的白饭变成了又香又脆的“锅巴”。 油梭子 猪肥肉做的油梭子,油梭子酸菜馅饺子,满嘴流油。那时候,最幸福的改善伙食,也就是这个了。是多少孩子童年最解馋的美味,你吃过吗? 除了上面这些需要别人做的食物 还有很多由我们自己采摘的天然零食 乌稔果 秋天时节,特别是下霜后,满山的乌稔果由青绿变紫黑,外表蒙着一层白霜,这是它最美味的时刻。如果发现一片果实累累的乌稔果树,那简直比发现宝藏还开心。 捋下一串果子,一口气塞进嘴里,那叫一个心满意足……不过,一伸舌头,满嘴黑乎乎的。 覆盆子 悬钩子,覆盆子。小时候称这叫红泡(野草莓),这种应该大家都有吃过,山上都有,开的小白花,带刺,4、5月份的时候最多。 上面这是灌木,像小树一样。还有一种跟这差不多的,但是它长地上。很多人都说是蛇爬过的,有毒,不能吃,其实那是谣言,我吃得可开心了……不过摘的时候,上面会有毛毛虫。 茶耳 茶耳是生长在油茶树上的一种叶子,是茶树叶的变态体,色白,有的微红,形状像油茶树叶,但很厚,味甜、松脆、爽口。 茅草根 茅草的根部,从土里刨出来,找嫩的一头,洗一下,嚼一嚼,甜丝丝的! 桑葚 那时候农村养蚕的人多,都会种几棵桑树,桑果子随便吃到饱。摘一大把一颗接一颗直吃到手上嘴上乌紫乌紫。 地稔儿 生长在茶园附近,开的小紫花挺可爱!吃完这个果子也是满嘴乌黑乌黑的,怎么刷都刷不干净。 映山红 杜鹃,映山红。清明时节红杜鹃满山遍野地开,随手摘一朵,拔去蕊,放在嘴边哈一口气,然后吃下去,味道有些淡淡的酸。 山里的孩子会告诉你,那哈一口气是必要的,这样做可以去除虫子在花上爬过时留下的毒液……(PS:也不知道这说法怎么来的) 三叶草 小时候把这叫做“勾勾草”,放一片叶子在嘴里嚼着吃,酸得清口水直流…… 儿时最大的乐趣就是跟同伴们比赛,看谁先把“勾勾草”的叶子钩掉,将草茎内的长丝拉出,与外茎皮分开,最简单的玩具就做好了,就可以玩斗草游戏了。 金樱子 一种灌木的果子,摘这种果子,可要小心,这种灌木上有很多刺,一不小心,就把手扎了。 仙草冻 小时候家里做仙草冻,用到的都是田野采摘回来的野生凉粉草,绿色天然美食,吃起来清清凉凉哒。 金桃娘 夏日花开,绚丽多彩,灿若红霞,边开花边结果。 秋天的时候成熟,果实紫得发黑,又是吃了嘴巴会变黑的野果。 那些小时候的零食, 现在好多都吃不到了~ 小时候你最爱的零食是什么? 欢迎来留言告诉城事君 后台回复“煮鞭大人我爱你”,我们一起七遛八遛! 商务合作 大家都在看 ▼ 福州加班TOP10出炉!拿最低的工资,加最久的班,说的就是你了! 老福州等级认证考试来了!连这5座塔都不认得,你还敢说是土著? 旧时庄寨主人的保险柜长什么样?收藏在福州深山里这些文物,真没几个人见过! 部分资料来源:海峡都市报综合楚天都市报、福州便民网、网络等 转自:海峡都市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wenghuaa.com/swhcf/6437.html
- 上一篇文章: 咳嗽不是病,咳起来要人命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