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在渑池县南村乡涧口村的一条道路旁,高高挂起的面条吸引了摄影师的注意,原来每年冬天的这个时候,方圆几里地的村民都会到这里加工挂面,以方便冬季食用。面条在河南人的生活里必不可少,尤其是在农村,人们吃面比吃米的频率更高。如果一个家庭的劳力喜欢吃面条,那么这一家可能中午和晚上都会吃面条,并且百吃不厌。面条在河南的吃法大概有几种,夏天的捞面条最常见,冬天的汤面条吃的最多,中间还会穿插卤面条吃,卤面条在一些地方也叫蒸面条,相对做起来比较复杂,一般家庭成员凑齐的时候才会做一顿,做的时候做很多,中午吃不完晚上馏馏可以继续吃。据在场的老乡介绍,这是一个加工面条的点,乡亲们在家带着面粉过来,在这里压成面条,然后挂在门口的架子上晾上,等干了之后自己再收回家,加工一斤收三毛钱的加工费,由于冬天耐储存,弄上几十斤回家够吃上一个月。河南虽然各地都吃面条,但制作面条的习惯可并不一样,在豫西地区手擀的比较多,这个习惯一直从过去保留到了今天。可是在豫南、豫东等平原地区,手擀面条已经很少了,人们更习惯用压面机压面条吃,因为这样更省事,特别是有了电动的压面机,更省去了不少力气。虽然用压面机省事,可之前还在用压面机的一些地区,现在用的也不多了,大家几乎也是去买鲜面条或者干脆买干面条吃,虽然这些面条不如自己压的好吃,可毕竟比较省事。在农村不光是面条人们不压了,连馒头现在很多家也不蒸了,到了做饭的时候去小卖部买几个馒头,回家馏馏吃。要知道在过去的农村,人们只有到了割麦的时候,才会拿麦子去馍店换馍吃,因为那些天实在忙的顾不上蒸馍。面条、馒头,这些曾经大家都自己亲自动手做的食物,现在基本已经商品化了,这说明人们在食物上花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节省出来的时间要么去送孩子上学,或者出去做工,要知道过去上小学的孩子是不用接送的。摄影记录

张春光

-END-

广告合作

现场直播

活动推广

联系

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wenghuaa.com/swhcf/5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