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能除口臭,还能治胃病
点击后,再点击右上角 立刻设为星标/置顶,方便查找丁香花与中药丁香名虽相同,却是两种不同的植物。中药丁香是名贵的香料植物,也是一种临床常用药物,具有抗氧化、解热、镇痛、抗菌、抗凝血以及促渗等多种药理活性,对胃肠道及牙科疾病有突出疗效。 药用丁香来自印尼 观赏花卉的丁香花为木犀科丁香属植物,为北方灌木或小乔木。其花有着独特的芳香、硕大繁茂的花序,原产于我国华北地区。因为丁香的花蕾形似古人衣服上的扣结,不容易打开,即使花儿盛放的状态,花结也不是完全打开的,所以又称为“百结花”,古代文人墨客常用丁香结来形容郁结不舒的愁情和相思。 药用丁香是桃金娘科的蒲桃属植物,为南方常绿乔木,花蕾和果实入药。丁香又名丁子香,虽然名字很文雅,在古代还被称为鸡舌香,但它却是个“外来土著”,原产于印度尼西亚,最初只是拿来做熏香使用,流传到了我国后,丁香就有了诸多用途。 “口衔丁香”可除口臭 从汉代开始,百官在皇帝面前奏事或回答问题,嘴里都会含上丁香,以免给皇帝留下不好的印象。汉代的应劭《汉官仪》中有记载,“尚书郎含鸡舌香伏奏事,黄门郎对揖跪受,故称尚书郎怀香握兰,趋走丹墀”。而“口衔丁香”也慢慢演变成在朝为官的意思。 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用丁香配合其他香料制成“五香丸”,称其“常含”治“口及身臭”。古人含于口中用于护理口腔的一般是丁香的成熟果实,也称母丁香。 丁香入药可治胃病、呃逆 除了可以香口,丁香还具有温中、降逆、暖肾的效果,于是丁香加入了中药材的大军中。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丁香,释名丁子香、鸡舌香,气味辛温”。 丁香入药有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等功效。要说中药治疗胃寒呕吐、呃逆,当首选丁香。 《伤寒瘟疫条辨》(清·杨栗山)中记录了丁香柿蒂散:“丁香、柿蒂各二钱,人参一钱,生姜三钱。水煎温服。汤剂。”治久病呃逆,因下寒者,该方还被列入了《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除了治疗胃寒呕吐、呃逆,现在丁香还多用于治疗牙痛、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疝气、癣症等。在《中国药典》中,丁香为桃金娘科蒲桃属丁香的干燥花蕾,俗称公丁香。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如果觉得好看,请在底部点个"赞"和"在看"吧~▼往期精彩回顾▼古代中药铺是什么样的我国古代的“战疫”春季血压易不稳,药食搭配来降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wenghuaa.com/swhyy/10165.html
- 上一篇文章: 郁金香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