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的大事,可以说很多了

世界杯开赛

阿根廷被冰岛逼平,梅西很无奈

侏罗纪世界2上映

克隆生物生存权争论引热议

最最重要的,还是要数

端午小长假的到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大夫。所谓民以食为天,虽然全国各地过端午节的习俗百态不一,但最重要的一定是吃!粽!子!所以,端午节在近几年又被戏称为粽子节。

端午风俗之一:吃粽子

生活在漳州的你,一定在数天前就开始感受到过节的气氛了吧:

●早龙早餐车每天售卖的粽子数量已经赶超包子豆浆

●单位食堂里纷纷举办粽子免费领的活动

●菜市场的摊位上挂起了一串串棱角分明的粽子

●超市里的冷冻区和熟食区也开始各式各样的粽子促销活动

●家里的厨房冰箱更是随处可见粽子的身影

……

(图片来源于网络)

粽子,是我国重要传统节庆食物之一,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制作方法和口味。单说福建省内,闽北闽南对于粽子口味的偏好也有所不同。

闽北一代,较多以白米粽、豆粽为主。它们的形状接近甜筒的长圆锥形,粽子几乎不放着色调料,所以制作出来的粽子多是白色的。口味咸甜均有。

闽南一代,则多以咸肉粽和碱粽主打。由于炒制粽子料时会添加酱油,所以粽叶里包裹的通常是棕色的粽子。

单就漳州的粽子来说,口味有鲜肉、蛋黄、干贝、香菇、莲子等。而如果自家制作的,馅料就更加丰富多彩,几乎可以把喜欢的都添加进去。例如虾仁、鲍鱼、板栗、花生、鱿鱼、火腿、笋干……总之,在漳州人制作的粽子里,馅料能有多丰富,可以说取决于制作者的想象力。所以,如果你在漳州某一人家自制的粽子里,吃出了孜然黑胡椒口味,也一点都不惊奇~

(图片来源于网络)

端午风俗之二:扒龙船

《漳州四时竹枝词》曾有云:

“端阳佳节可人天,溪北溪南竞斗船。

金鼓声喧齐喝彩,锦标争夺看谁先”

在漳州,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一大盛事就是扒龙船。据老人们说,古早时候,每到端午前后,九龙江上、宋河上,每天都有扒龙船比赛,热闹非凡。后来,随着宋河的逐渐消失、芗城区的城市变迁,扒龙船比赛渐渐没落。好在,漳州的龙舟文化,在龙文区仍生生不息地代代相传着。

扒龙船,在漳州龙文区已经成为一张传统文化名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龙文区扒龙船的习俗,农历五月初一为“请水仙”。九龙江边的居民们自发聚集到一起,把龙川从龙船寮里请出入水,在江边搭起彩棚香案,从庙里恭请水仙王进驻。各家各户都会挑上牲礼来到江边祭神,礼毕便往江中抛洒粽子与水果,以飨水中神灵。

水仙王,又称水仙尊王,是内河水域重要的水神信仰。在闽南传说中,水仙尊王有五位,勤恳治水的大禹、自刎乌江的楚霸王、潮神伍子胥、木工祖师鲁班,还有殉国投江的屈原。

对于以船为马、以水为田的闽南人来说,对水仙尊王的信仰同他们血液里的闽越舟楫记忆是相通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漳州龙船造型独特,前无龙头,后无龙尾。据漳州老一辈龙船桨手说:“我们那个时候老百姓生活水平比较低一点,到端午节用土船,以前寓意寻找屈原而逐渐演变过来,所以我们还是坚持用土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初二当天禁港,即停止划船,未安排龙舟赛事。一直到初四夜里,天色黑下来之后,龙船被妆点得华丽闪亮,水仙王也被请到船上。龙船鼓响起后,一列列龙舟缓慢地游荡在被夜色染得漆黑的九龙江上。据传,游江最初意在寻找屈原的尸身,而今,也是以水仙王之名告慰那些殒命水中的亡魂。

(图片来源于网络)

端午当天,就是最重要的扒龙船的一天了,参加扒龙船比赛的只能是男子。村民要拜水仙王,龙船下水也得拜。由一名长者手持花心草和净水来净龙船,然后才能下水,等龙船上岸时也要放鞭炮拜谢水仙王。

(图片来源于网络)

狭窄的龙舟上,鼓手坐于船头,锣手立于船尾,水手们也只能采用站姿。吉时一到,神职人员喷火净船,为所有参赛船只驱邪降福,并念动咒语祭拜水仙尊王。而水手们也在仪式中获取精神力量,鼓声起,龙舟破水而去。

(图片来源于网络)

端午风俗之三:门户驱邪

除了吃粽子,漳州的端午节还有备菜肴敬祖先、拜神明、午时驱邪等习俗。

因取“希望水能把屈原救起来,让他活过来”之意,端午当天要以贡品拜“水仙王”,也寓意乞求平安。

此外,家家户户会在自家大门、房门的门楣上悬插艾叶、菖蒲、石榴叶等植物,除了有驱邪之意,也可用于杀菌驱蚊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午时刻,还会打“午时水”来喷洒房间庭院或洗澡、洗脸、洗手脚,用以避邪祛瘟,防止入夏生痱子,外出不会被蛇咬。有些漳州人还会用午时水泡饮午时茶,以治百病。

(图片来源于网络)

棕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龙船忙。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恭祝大家,端午安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wenghuaa.com/swhxz/8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