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茶,还是一百年前的好听然家乡话
凉茶 历史上岭南为疯瘴之地,多雨潮湿。先民们为了除湿祛热、适应环境,采集一些清热解毒、消暑祛湿的草药,经过一些具有中医药知识的人长期实践,各师各法,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凉茶”。“凉茶”清凉散热、解暑祛湿,具有保健止渴作用,不论盛夏寒冬,四季可服。 听然君平时容易上火,加上夏天燥热湿闷,总要灌几口凉茶才能平心静气地给大家讲故事。说到凉茶,听然君卖凉茶,一般是在街边的摊档买现成的,而家里老人喜欢去药店抓药自己煲。你们知不知道,其实论凉茶的品质和种类,现在可远远赶不上一百年前。 药铺的半成品 一是专门制造大小包、或小盒的凉茶干品,在药店出售。这种属于半成品,专门批发给中药店经销。顾客买回后煎服,或用开水冲服。 民国时候,广州市较负盛名的凉茶,有橘香斋的甘露茶、榄葱茶,生茂泰的午时茶,以及源吉林的甘和茶。它们都是将药料加工成茶叶碎末,用开水即可泡服,十分便利。这类小型药茶,人们称为“盒仔茶”。 后来,市面上出现了常履堂的扶应茶与神农药店的神农茶。这两家药店出售的凉茶,主要是以草药为主,体积比较大,顾客买回后,要用煎药方式饮服。这两家药店,还各自雇请一些贫民,每日肩负虎头牌,上书所售品名,穿街过巷,沿途吆喝“××茶,发热发烧有揸拿”以招揽顾客。 这种煲凉茶的路数,我家老人还在用,因为选料精而实在,自己亲手煲出来的放心。 品牌店,现成卖 第二类是凉茶店,除了销售干品的大茶包以外,为了方便街坊,他们还在通衢大道设肆贩售已经煲好的现成凉茶,售价一般三五分钱。当年较负盛名的,除了老牌的“王老吉”之外,还有以“三虎”为标记的“三虎堂”,“人之初”的“百草凉茶”,与“凉茶大王”李祥。现在这种专门的凉茶店还是不少,大街小巷经常能见到。比如说听然君经常光顾的黄振龙。但是从功效和口味来说,经常让我觉得遗憾。 沿街摆卖 第三类的凉茶档,多是个体摊档。一般多是向药店购回“凉茶包”,煎好后以按杯或碗出售,其中也有自购草药来配制的,主要是夏枯草、冬桑叶、野菊花、绵茵陈、崩大碗、岗梅、车前草、地胆头、水翁花、金银花、紫苏、薄荷、布渣叶、半边莲等,有标榜“十八味凉茶”、或“廿四味”凉茶的,五花八门。此外,还有一些老弱妇孺,以流动形式向路人兜售一些云雾茶、银菊茶、五花茶。以现代城市对卫生安全和市容市貌的要求,这种情况基本不会有了。 对比一下,前两种形式在广东的大街上还是随处可见。但是在听然君看来,百年以前的凉茶铺比现在要更讲究,更精致。而要论质量,当然还是一味一味药精挑细选来的好,就像听然君平日里挑手信一样。至于如今便利店超市里卖的那些甜甜的罐装瓶装凉茶,听然君只能呵呵了。 -End- -------- 听,本义笑貌也 听然,从容的笑 微笑 对人是礼物,对己是财富 听然系列手信 由“慢下来,静享生活”的品闲生活出品 看似风轻云淡,信手捎来 实则厚重笃实,用心良苦 微笑予你,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wenghuaa.com/swhxz/732.html
- 上一篇文章: 亳州安国玉林药市价格上涨或有涨势的产
- 下一篇文章: 头条广宁洲仔路段摩托车追尾泥头车,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