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稼收不收,四月二十三早看天,今日二
“庄稼收不收,四月二十三早看天”,今日二十三,下雨有啥说法? 我们老祖宗留下来文化是非常有智慧的,特别是一些农谚,更是如此。然而农谚分为多方面,有关于生活的,有关于人际交往的,有关于气象的,还有关于农业生产的,有关于数字的等等。 虽然一些农谚五花八门,也非常的广泛,但是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也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而今天我就说一下关于数字和农业生产的俗语。其实老祖宗对于数字是非常敏感的,比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等等,这也符合自然规律。 比如四月二十三这一天,就有老祖宗说,这一天是不一般的,对于庄稼的收成来说,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那么“庄稼收不收,四月二十三早看天”是啥意思,我来回答一下: 四月二十三有什么特殊之处: 农历四月二十三在公历的6月10日,所以按照公历年来说,这一天是很平常的,似乎也有什么特别的之处。 唯一让人记得的是,佛教中的普贤菩萨诞、观世音菩萨示现、中国文化遗产日等节日。 但是对于农民们来说,农历的四月二十三却是不一般的,因为这一天在芒种这十五天之内,夏至节气之前。所以这一天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关系着秋粮的收不收,以及今年的夏天热不热。 所以来说,如果在农历的四月二十三下雨,那么就会导致: 因为芒种节气的最后十五天,也是“阳气生发”的顶点,过了夏至以后阴生开始。所以来说,如果这四月二十三这一天下雨,就会导致炎热的地气无法升腾,在火库不出的情况下,天气就会降温,使得火气的力量减少。 但是老祖宗认为: 夏天的降雨也是有时间的,这好比水满则溢一样。所以现在如果连续出现阴雨天气,那么节气就会早一些。而在以后天气就会天干燥热,以雨水稀少为主,所以这一天下大雨,那么这个夏天还是非常热的,对于庄稼的收成也是不利的。 农历四月二十三的特点: 农历的四月二十三,按照干支纪年法来说,这一天是:癸卯年,戊午月,己亥日。当然,对于农历的四月二十三的特点,其实还是有一些农村谚语的,比如说: “三月怕初一,四月怕初七, 初一初七都不怕,就怕四月十二下。 四月十二湿了老鸹毛,麦从水里捞。 四月二十三,大落天大干。” 所以按照上述的农谚来说,其实一些农谚俗语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因为这一天正处于芒种时期,关系着庄稼的收成,也是不一般的一天。 “庄稼收不收,四月二十三”早看天的意思: 在农村里,关于农历四月二十三的俗语还是比较多的,所以在这里我们也要以农谚来说庄稼的收成。比如: 大旱小旱,不过四月二十三。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夏天热不热,天气旱不旱,也是在四月二十三这前后几天来决定的。 所以老祖宗认为,农历的四月二十三这一天,对于以后的天气还是非常重要的。 三月二十四,四月二十三,大落天大干,小下小天干。 老祖宗认为,在三月二十四,四月二十三这一天是否下雨,或者降雨量的多少,就能够预测今夏的天气干旱情况,以及收成的。 所以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农历的三月二十四,或者在四月二十三这一天下大雨。那么就预示着,今年的夏天会出现干旱的情况,而庄稼在夏天正处于快速生长的季节,所以干旱会导致玉米等庄稼的减产。 如果在农历三月二十四,四月二十三下下雨,那么今年的夏天会出现小的干旱,这对于庄稼来说,影响并不会太大。 “四月二十三,大落大荒,小落小荒,不落不荒”。 当然这一句俗语,和上面的俗语也是一样的道理,其中大落就是下大雨的意思,大荒指的是荒田的意思。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农历四月二十三这一天,如果下大雨,那么今年就会有大的荒田。 如果下小雨,今年就会有小的荒田,如果不下雨,今年夏天自然是风调雨顺,不会有一些荒田的出现。 四月二十三,无雨稻麦发。 老祖宗认为,如果在农历的四月二十三下雨,那么就会预示着,今年的庄稼的收成还是比较好的。 当然无雨稻麦发也是这个意思,如果这一天没有雨,那么今年必定有一个丰收的年,农民也是比较高兴的。 四月二十三日头笑,风调雨顺五谷收。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农历的四月二十三这一天,出现天晴的情况。那么在今年的夏天,会出现风调雨顺的情况,那么五谷自然就有收成了。 所以在这一天里,农民们盼望的是宜晴不宜雨的。 这句俗语有没有道理呢? 千里习俗,俗语各不同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地区跨度较大的原因,(比如最北的漠河,和最南的南沙,其跨度在几万公里),所以按照某一地区的俗语也是不适用了。 当然还有,南北方地区的降水量的多少,以及气温等原因,所以东北地区,中南地区,江南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等等。 所以这会导致,这某一地区的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收获的时间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这就造成了农俗谚语有较大的地域性和时效性。 比如这句农谚就是描写的四月二十三这一天的当前的景象: 四月看天,看二十三,南方盼下雨北方盼干,大雨落地大丰收,小雨落地小欠收,滴雨未秋难(不)收。”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庄稼收不收,是在四月二十三要看天的,当然南方地区盼着这一天下雨,北方地区则盼望着这一天气候干燥的。 写在最后: 通过上述来说,对于农历的四月二十三这一天,我们老祖宗是非常重视的,也是显示出古时候的农耕社会下的不容易。 不过来说,随着科学的发展,这句俗语“庄稼收不收,四月二十三早看天”也变得有一些过时了,毕竟俗语代表的古时候,对于现在只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wenghuaa.com/swhxz/10676.html
- 上一篇文章: 明清服饰风尚有什么特点,对昆剧服饰的发展
- 下一篇文章: 它凭什么独占十二生肖鳌头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