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ko说

三十年里

留在这里的人

才是安缦最大的财产

从西湖到法云安缦,也就十分钟路程。

这种感觉不太真切。几分钟前,耳边还嗡绕着游客的喧嚣,似乎千年来也没个止息;几息后,又开始怀疑刚才的热闹只不过是场游思幻想。

一动一静,反差总让人心动。

这也正是西湖的魅力之一。它贮积了太多的朝代,于是变得没有朝代。它汇聚了太多的方位,于是也就失去了方位。

在这里,一切的热闹,都显得缥缈;一切的静寂,又不至于清冷。

于是就连安缦这般以隐居避世著称的品牌,也未能避开这汪沈浸着某种归结性意义的湖水。

┇西湖一隅的渡船和树荫,以及烟雨迷蒙的杭州。摄影:老美?ZIPART

为何是安缦?

法云安缦是安缦酒店集团(AMANRESORTS)在中国的第二家酒店。

对这个品牌,日本著名设计师原研哉在《欲望的教育》一书里推崇备至,将之视作通过体验的设计完成“欲望教育”的参考案例。

数月前辞世的澳大利亚著名建筑师KerryHill也曾因设计过多家安缦酒店,而被称作“安缦御用设计师”。

这个首家酒店建成于年的品牌,30年里一度是精品度假酒店行业的风向标。

┇“安缦Aman”源自乌尔都语和梵文,意为“和平”。自年旗舰酒店安缦普瑞在泰国普吉岛开业后,安缦已遍布19个国家,31家酒店,每一间都截然不同。图片由安缦提供

数十年里,它的久负盛名,部分程度上说,在于它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远,远,还是远。

在颐和安缦和法云安缦之前,它只开在非常偏僻的地方,这对于安缦来说就像一个必须的符号。

进入法云安缦已经第10年的Yuko说,之前,她在大溪地安缦工作过4年,出外买东西,都是背着一个防水包,游水到另一个岛上去买。

后来她在菲律宾一个孤岛上的安缦工作过2年半,那里连手机信号也没有,和外部世界的连接只有一家安缦的专用飞机,从马尼拉飞70分钟到达。

在今天的许多人看来,这种生活哪里是享受,简直是苦寂。

┇位于菲律宾的Amanpulo,罕见人迹,却是谢霆锋向张柏芝求过婚的地方。图片来自网络

┇安缦的官方Lookbook中的片段。图片由安缦提供

也只有数十年里留在安缦的那些人,才懂得享受其中的乐趣。

不过,也正是这群人,在数十年里,让安缦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酒店之一。

所以,Yuko也说,“三十年里,留在这里的人,才是安缦最大的财产。”

┇90年代,海边度假的人们。图片来自网络

┇Amanpuri,Aman集团旗下的第一座度假村,也是最让人难忘的一处,安缦传奇的开始。图片来自网络

然而,在颐和安缦(年)与法云安缦(年),这两家开在中国的安缦中,这个“必须的符号”却突然消失了。

进入首都,以及杭州这样久负盛名的城市,在安缦20余年的历史里,是头一遭。

“对我们内部的人来说,当时也是非常惊讶的。”Yuko说,“安缦竟然会开在这样的大城市里面。”

┇年开业,地处颐和园东门,由一系列院舍结集而成的颐和安缦,是安缦在中国的第一家酒店,也是安缦首个设于大都市的酒店。图片由安缦提供

┇年开业,位于西湖西侧一片幽静的山谷中的法云安缦,由法云古村改造而来,周围为农田、寺庙、竹林和苍翠的群山所环绕。摄影:老美?ZIPART

难道是因为某些不成文的“中国标准”?

倒也不是。

偏偏是杭州

前两家中国安缦,尤其是法云安缦,跳脱来说,其实是西方世界对东方文明的一种集体幻想。

就好比五六十年前,每个美国男人梦里都有位玛丽莲·梦露。五六百年前,每个西方史学家梦里,都有座东方“天城”。

杭州,是一座被“意淫”了上千年的城市。我们对此却浑然不觉。

┇马可·波罗描述的亚洲地图,年由Jenkinson雕刻,现保存于伦敦大英博物馆。有本书叫《马可波罗与天城杭州》,里面讲述了马可波罗如何给西方世界描摹了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城市。图片来自网络

13世纪中期,法兰西国王路易九世的一名随从鲁布鲁克从君士坦丁堡出发,横穿黑海,在克里米亚半岛上岸,一路东行,经过俄罗斯南部草原,进入蒙古高原,终于抵达中国。

这个人第一次将杭州的信息带到了欧洲——虽然真真假假、模糊不清。

他说,中国有一座城市,城墙是用白银砌的,城楼是用黄金造的,而这座城市,就是古希腊和古罗马传说中的那个以丝绸著称的“赛里斯”。

┇公元前2世纪后期,西方人通过横贯中亚的陆上“丝绸之路”获悉,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盛产丝绸的民族“赛里斯”;公元1世纪中期,西方人又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得知东方有一个被称为“秦尼”的国家。最初,他们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国家,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的《地理学》则支持了这种误判。图片来自网络

半个多世纪后,一名意大利的传教士鄂多立克离开他的家乡诺瓦,从波斯湾乘船前往印度,又从印度经海路抵达中国,最后经过广州、泉州、福州最终到达杭州。

此后,他沿着大运河来到北京,出河西走廊,沿着陆路“丝绸之路”到达西亚,最后返回故乡。他的身体在长途旅行中累垮了。

去世前,他在病榻上将沿途所见所闻记录成书,不吝用最美的语言描述杭州:

“它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确实大到我不敢谈它。它四周足有百里,其中无寸地不住满人……城开十二座大门。”

“城市位于静水的礁石上,像威尼斯一样有运河,它有一万二千多座桥。”

“男人非常英俊,肤色苍白,有长而稀疏的胡须;至于女人,她们是世上最美者。”

┇《鄂多立克东游录》节选。鄂多立克(OdoricdePordenone,或~),是继马可波罗之后,来到中国的著名旅行者。图片来自网络

年,居住在法国南部阿维尼翁的教皇派出一个使团来到中国,其中一个成员马黎诺以非凡的热情记录了杭州:

“中国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国家,国土最为辽阔,人民最为幸福。此国有一个著名的城市,名为杭州。”

“此城最美、最大、最富,在现在世界上的所有城市中,它是最为神奇、最为富贵、最为壮观的城市。没有见过此城的人,都认为简直难以相信,还以为讲述者在说谎。”

┇南宋咸淳四军(年)雕版墨印的西湖及杭州地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杭州地图,现藏于北京图书馆。图片来自网络

16世纪始,从大西洋绕过非洲通往东方的新航路被开辟出来,越来越多的欧洲人来到中国东南沿海,他们逐渐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杭州。

在近代西方工业化以前,以丝绸、茶叶为代表的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相当的诱惑和竞争,这是中国文明辉煌的一页,也是世界近代文明的开始。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此时的中国开始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严守明太祖“寸板不许下海”的禁令。

更多深怀遗憾远眺这块神奇大陆的人,却从未有缘踏进中国,遑论杭州?

┇16世纪初,大航海时代到来,当时的世界版图。图片来自网络

几个世纪里,西方都在努力“寻找天城”。

几个世纪里,我们困在关门里对世界的呼唤视若无睹。

直到今天,当他们重新走进这个期盼往来数个世纪的国家,向往了数个世纪的城市,面对这汪沈浸着某种归结性意义的湖水时,能避开吗?

避不开。

既然避不开,那就留下来。

居留在法云

前文中提到的Yuko,她的全名叫柳本由布子(YukoYanagimoto),出生于日本,后来跟父母搬去台北,在台北读一所美国学校,18岁回日本念大学。毕业后,就去了大溪地安缦工作。

文章开头描述的,那几年看上去“苦寂”的生活里,每隔几个月,她都会爆发一次想去大城市玩的冲动,然后就去马尼拉、新加坡或香港玩一趟。

但到法云安缦之后,却没有这个想法了。

她说法云安缦不是典型的安缦,离城市、离自然都很近,有一种很好的平衡。以前她从来没有故乡的概念,但现在,她喜欢这里。

她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在这里工作、成家、生子,最终决定在这里终老。

┇正接受采访的Yuko,说话轻声细语的她已经可以用十分流利的中文交流。摄影:老美?ZIPART

┇Yuko的儿子,在法云舍奔跑嬉戏。摄影:老美?ZIPART

其实,只要尝试着从西湖边一路沿着灵隐路,途径层叠的寺院走进法云安缦,你也会感受到这种“万有引力之外”的引力。

这种引力不止来自安缦。

在西湖至灵隐这片土地上,自古以来,一切宗教都要到这里来参加展览。

用余秋雨先生的话说,“再避世的,也不能忘情于这里的热闹;再苦寂的,也要分享这里的一角秀色。”

┇沿着法云径,半隐在秀色中的酒店客房。摄影:老美?ZIPART

首先是佛教胜迹,与法云安缦毗邻的最多,村子西边的中印寺、杭州佛学院和东边的永福寺、灵隐寺打通;村子南侧,还有法喜寺(即上天竺)、法净寺(即中天竺)、法镜寺(即下天竺);村子北侧的山上,还有韬光寺、灵顺寺。

即便是超逸到家了的道家,也占据了一座葛岭,这是湖畔最先迎接黎明的地方,一早就呼唤着繁密的脚印。

作为儒将楷模的岳飞,也跨身于湖滨安息,世代张扬着治国平天下的教义。

“宁静淡泊的国学大师也会与荒诞奇瑰的神话传说相邻而居,各自变成一种可供观瞻的景致。”

┇房间内,透过玻璃倒影浮在空中的《心经》,“水中月镜中花”,人影是带着我们参观法云安缦的Yuko。摄影:老美?ZIPART

┇客房内的布置,没有墙壁的区隔,弥漫着好闻的泥草香味,点击查看大图。摄影:老美?ZIPART

这种景致与引力当然也从西湖与灵隐渗透到了法云安缦的内部。

关于法云安缦的景观、空间、布设好坏,网上诸多评点,不必一一列述了。数十篇看下来,赞誉为多。

不过也有人说,尽管美丽,也就这短短一条路而已。

诚然,法云安缦无非就是一片房子,珠串在一条不短不长的法云径上。也不是每片青石、砖瓦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就像中国书法,大笔一挥总有诸多遗憾,却不宜在收笔后东修西描。根根攀攀、泥污水渍都留着,图个真切。

┇沿法云径铺开的法云安缦全景与功能分布。法云安缦的整体布局沿袭了法云古村落最早的布局,除开西餐厅外,后期并未加建。图片来自网络

┇法云径两旁,掩身于景色,始终难以窥见全貌的建筑。摄影:老美?ZIPART

┇土墙的色彩与肌理也为环境增加了一丝暖意。摄影:老美?ZIPART

但这仅仅是它“登堂”的部分,不曾“入室”,也难窥真貌。

而每个人所入之“室”也不尽相同。

用一位旅行者的话来说,法云安缦“就像给了他一个从城市、从交往、从自我中暂离的机会,随时可以回去,也可以一直留在这里”,而这种感觉“常常会上瘾”。

┇法云安缦的蒸菜馆(STEAMHOUSE),不少人为这里的美食流连。摄影:老美?ZIPART

上瘾的人不少,原研哉也是其中一个。

他所入的“室”也不一样。这名大设计师醉心于一些关于“体验的设计”的细节——

酒店员工应该以何种态度接客、将顾客带到哪里去、让顾客坐在哪里?茶水放在什么杯子里、在什么时候端上去、会给顾客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办入住的时候是怎么样的气氛、需要填写哪些资料、用什么笔填写?在进房之前碰到的又是怎样的门把手呢......

他正为“给日本旅馆设计找到了一个极好的参考案例”而兴奋不已呢。

┇《欲望的教育》一书中,原研哉拍下的“本色的地面以及摆了白瓷的桌子”。图片来自书籍

┇蒸菜馆门口,温馨的小欢迎牌,和接待中心里让原研哉念念不忘的白瓷瓶子。摄影:老美?ZIPART

┇安缦前台桌上的精心布置。摄影:老美?ZIPART

而在原研哉还是一名学生的时候,艺术家王公懿已是中国美术界名震一时的人物了。她的版画作品《秋瑾》与罗中立的《父亲》在年全国第二届青年美展上并列一等奖。

当决定在法云安缦这个并非正统展览空间的地点做个展时,她所入的那个“室”使她很容易地放下了艺术家的自恋,谦卑地让自己的作品和环境融为一体。

当时,来法云安缦的客人一点儿都没注意到这是一个展览,就好像那些画本来就应该在那儿。而且在一个月的展期中,展品和布置也在不断地变化,自然地发生,不着痕迹。

“有时我都觉得这个展览不是为我做,而是为这栋建筑做的。”她说,她感受到了法云舍这个建筑的强大个性,所以在选择作品时,决定由自己去适应这栋建筑。

“太细腻的,放在光线幽暗的环境里显不出来。太闹腾的,这里又放不了。”

┇法云舍一楼,墙上的装饰画。这里会定期举办一些活动,譬如品茶会、读书会等等。摄影:老美?ZIPART

法云舍的原址,是村子里的祠堂,本来就是最有凝聚力的地点。而现在,法云舍扮演的角色,也正是法云安缦的精神中心。

作为法云舍现在的管理者,Yuko说法云舍有一种很大的个性,这是一个无法定义的空间,在这里既可以喝下午茶,躺在二楼榻榻米上看会儿书,也有多媒体空间和办公区域,“这是一个很大的容器,但并非什么都放得进来。”

┇法云舍二楼,与窗外的春色相映。摄影:老美?ZIPART

这个空间看上去与二十年前的安缦背道而驰——它开放、充满社交,也不避世。但整个法云安缦正由这个空间生发出更强的“引力”。

人们——尤其是和Yuko年纪相近的年轻人们,开始因为法云舍所关联的的事件、人物来到这里,并留下来。

这里的活跃,构成了与法云径之静谧的奇特对峙。

作为这种对峙的精神产物,在法云安缦,我们也能见到充满生气与情趣的周边商店,与放着摇滚乐的健身房。

┇法云径靠近末尾处的精品店(THEBOUTIQUE),店内售卖的衣饰与周边好物。摄影:老美?ZIPART

┇精品店内,左/年的中秋礼物,与右/珍藏的艺术品。摄影:老美?ZIPART

┇坐落在一个小院内的健身房,内里放着节奏感十足的音乐。摄影:老美?ZIPART

当然,这里的一切,从Yuko到王公懿、从法云舍到灵隐寺,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透过它们,我们可以感察出,从年开在普吉岛的Amanpuri度假村,到年开在杭州的法云安缦,安缦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用Yuko的话来说,三十年了,客人在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变。当年住安缦的人,已经有一定岁数了,到了现在,许多年岁已高,有些已经辞世。

“但安缦还是有很多客人,这一批年轻的‘安缦痴’中,有许多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喜欢,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也变成了他们的生活方式。”

“但他们的生活习惯,他们对城市的看法,又和父母那一辈完全不同。”

┇黄昏降临,我们在路灯下和一位正拨打着电话的僧人擦肩而过。摄影:老美?ZIPART

从法云安缦往后,、年,安缦分别开到了东京、上海这样的全球都市,还有计划中的纽约,则更显著地证明了这个算不上趋势的趋势:

留在安缦的人,从当年的爷爷奶奶们,变成今天的年轻人了。

┇法云舍的一隅。摄影:老美?ZIPART

......

三十年,安缦最大的财产没有变过。

以前,是他们。

现在,是他们的孩子们。

有没有一条街道能收纳千万条街道?

有没有一扇大门能进入千万扇大门?

法云安缦让我看到了一种可能——同时为健在的老人们,与今天的年轻人们造一个留得下来的“堂”与“室”。

这也是空间带来的责任。

[本文资料来源]

·《马可波罗与天城杭洲》,鲍志成

·《地理学》(Gography),托勒密(ClaudiusPtolemaeus)

·《鄂多立克东游记》,鄂多立克(OdoricdePordenone)

·《西湖梦》,余秋雨

·《能不忆江南——杭州,一座天城的前世今生》,李舫

·《欲望的教育:美意识创造未来》,原研哉

·《精神的供养——法云安缦的前世今生》,郑捷

·北京图书馆

·BeanAmanjunkie,EZTABLEIDEAS

·《从法云古村到法云安缦:农村历史建筑的杭州经验》,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

·《柳本由布子:在法云安缦住6年,杭州就变成了这样……》,行李

·《来自“不标准”服务的珍贵体验》,黄梦斯

·《古村落商业化改造与持续性发展——从法云古村改造设想》,顾圆圆

·《诗性智慧下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以安缦法云精品酒店为例》,华亦雄

.

.

.

后记

写这篇文,踌躇良久,断断续续,也改了好几次选题,差点丢了勇气下笔。

最终花了一整个夜晚,黑着眼圈,从选片、修片到成稿一气呵成,得以终结被“催事员”(公司里对负责编辑的同事的戏称)日追夜随的命运。

我很早便想写一篇“不讲空间的空间志”,用背景、宏大叙事、人物观点,以及影像来素描一幅图卷,没有什么条框逼我按规定的路数演进,也没有设计师的感慨来强加于我。

虽然想法并不成熟,但不试怎知到底避不避得开。

如果法云安缦像一本书,我就想做一张书签,标记在主观的表达和旁人的述说中间。

不着边际,野泼泼的,最好。

.

.

.

END

延伸阅读

我们还探访了这些“留得下来”的地方

空间志档案

拍摄

发布

空间类型

空间面积

空间位置

酒店

约14公顷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法云弄22号

创作信息

主编

编辑

撰稿

摄影

栏目

牧之

黄鹤

老美

老美?ZIPART,或来自网络

空间志/人物圈/筑事研究院/小蓝书/筑事会/言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wenghuaa.com/swhxw/9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