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13披荆斩棘,剑指三秦
以赖文正为首的茶寇集团正率领着旗下几百名兄弟在湖北起义,湖南和江西境内的茶寇也纷纷响应,一时间这块区域成了南宋朝廷最头痛的地方。 对赖文正来说,对当地地形的熟悉是他以少胜多的关键。朝廷的军队虽然能征善战,但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大规模的作战技术无法发挥应有的功效。加上前来围剿的宋军本就不把茶寇放在眼里,在轻敌冒进的对策下,屡战屡败也就在所难免了。 然而,辛弃疾的出现却改变了这样的局面。当年在济南山区与金兵作战时,辛弃疾所运用的便是灵活自如的游击战策略,对他来说,攻克阵容整齐的金兵最有用的方式便是利用险要的地势瓦解敌方的协同作战策略,而赖文正的做法恰好与他当年如出一辙,辛弃疾对他的作战思路和问题了如指掌。 辛弃疾一方面组织人马训练大宋的军队,同时,通过重金招募,从当地民兵武装中招募到了几十名熟悉地形的敢死人员,然后把部队重新整编。这支作风彪悍的军队不但熟悉地形,还对气候与民风有着深刻的认识。一部分人蹲守、占据要害地点,跟踪调查茶寇人员进出情况及武装配置情况,另一部分人则佯装进攻,以搜查、追击的办法虚张声势,逼迫茶寇出击后,最后与多方驻军守卫前后呼应,最终一举歼灭。 赖文正在军事上造诣并不高,他凭借熟悉地形的优势便轻视宋军。在他看来,宋军不懂什么战术,只懂全面进攻,因此当佯装进攻的军队将他逼出驻地时,他还满怀信心地让兄弟们从小路上逃离。不成想,关键的据点、路线都已经被宋军占领,只能被动挨打,四处逃窜。 几个月的时间,辛弃疾往返于湖南、湖北、江西等地,陆续地把各地的茶寇逐一清灭。领头的首领押解回临安城,散兵游勇经过一番教导后返还回乡,收缴的私茶和税款,一半朝廷收缴,剩余的部分以遣散费或安家费的方式分配给大家。 茶寇的事情渐渐地平息了下来。这天,好友张坚任职满期,回朝复命,辛弃疾为他送行。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想起这几个月风餐露宿的经历,辛弃疾感慨万千,随即吟出这首《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 “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一编书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更草草离筵,匆匆去路,愁满旌旗。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 汉中开汉业:指刘邦以汉中为基础,开创了汉王朝的帝业。 剑指三秦:指刘邦占领关中事三秦I即雍、塞、翟三国地。 追亡事:指萧何追韩信。今不见:讽刺南宋统治者不重用抗金爱国人才。 胡尘:金人的军马扬起的尘土。西风:秋风。塞马:边马。 小试:略试才能。征西:指西去帅兴元。 草草离筵(yán):杯盘草草,表示酒席不丰盛。 旌(jīng)旗:指张仲固的随行仪仗。 涵:沉浸。车轮四角:盼望车子开不动把行人留下来的意思。 带减腰围:因为思念友人,身体逐渐消瘦,腰围渐细,衣带日宽。 作品译文 汉中是汉朝开创帝业的地方,问:这个地方是否就是当时的汉中?想当年攻占三秦土地,高祖刘邦乘胜东进,去争夺天下与项羽一决雌雄。追回逃跑的韩信拜他为大将这样尊重人才的事,现在难以见到,只有那满眼破碎的山河令人泪下沾衣。落日中,任凭西方金人侵扰不止,秋天朝廷边塞的战马白白地体壮膘肥。 您就像那得了书的张良可以成为帝王的老师,如今去西方兴元不过是小试身手。我备下这简单的饯行酒,你就要匆忙上路,仪仗队里的旌旗飘满了离愁。你想念我的时候,回头看,秋江上天光水影征雁啁啾次第飞。怎么能够让车轮长出四只角把行人强留,禁不起相思别恨衣带渐宽人渐瘦。 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记前时送春归后。把春波、都酿作一江醇酎。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wenghuaa.com/swhxw/10777.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几种花,水生水长水越多,绿叶成阴,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