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漳州人点缀新年必不可少的年花它是每年央视春晚的座上宾水仙花作为福建省省花和漳州市市花是漳州市对外交流的重要品牌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人文情怀作为一个漳州人你知道水仙花在漳州种植有多久历史?何时开始对外销售形成“种产销”产业链?……水仙

日前,漳州市政协海峡文史馆馆长江焕明与助理研究员阎铭在一本重修于清乾隆年间的《蔡苑张氏家乘》中,发现了漳州水仙花在康熙年间已形成“种产销”产业链的详细记载。

记者在《蔡苑张氏家乘》三房十一世“世荷光传”看到这一段描述:“水仙之种,出自海山,沿海之滨。四五月间售之。土人以归蓺以经。每本各有大颗、小颗,附者二三,大花或者数朵。取乾笼之,以贩南粤,即广东也。归而市其所有以来,往返之利甚便。世荷光父子务营之,居者种,行者斋,竭其膂力,以图所欲。”

《蔡苑张氏家乘》中,关于漳州水仙花在康熙年间已形成“种产销”产业链的记载。

《蔡苑张氏家乘》这段有关水仙花的记载,不仅详细记载了水仙花种植地在哪里,如何种植以及水仙花形状描写,还描述了世荷光父子负责销往广东一带。“蔡苑就是现在的蔡坂,也叫琵琶坂。说明当时水仙花种植在圆山琵琶坂一带村庄已经有一定规模,并形成了产销链条。”漳州市政协海峡文史馆馆长江焕明说。

据悉,漳州关于水仙花的记载始见于明万历癸丑《漳州府志》。而明崇祯七年(年),陈正学作《灌园草木识》卷一载:水仙花,漳南东暖,多不作花,蒋元实遗余以备品云。清康熙《龙溪县志》卷十也有记载:“花,产于塘北,距城五里,乡人卖花为业……种水仙,岁暮家家互种,土产不给,鬻于苏州。”

徜徉于花海中,犹如置身无边无际的盎然春色。

“此前,水仙花在漳州种植有多久历史?最早在哪里种植?由于缺乏文字记载,仅凭推测和民间传说,难免引起争议。而根据《蔡苑张氏家乘》的记载,可以佐证水仙花在康熙年间就已经在琵琶坂一带种植,且规模不小,其种植历史还可以往前推。”江焕明说,“至于何时传入,目前还没有确切依据,但从中可以推断,至少已有三四百年了。”

江焕明说,此次地方文献首次披露的信息,对之前水仙花种植及雕刻历史的研究,有所突破和补充,并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据悉,此次新发现目前已收录《漳州水仙花产地传统村落文化遗产资源调查》,也再次显示族谱等地方文献在地方文化研究乃至地方文化建设中具有独到的作用。

圆山脚下花事忙

漳州水仙雕刻技艺

代代传承

一株株修整好的水仙

将会开在谁家的窗前

漳州街头巷尾的

水仙花市

热闹了起来

来源:闽南日报记者陈晓云/文视觉漳州/图

本期编辑赵露佳本期组长郑来珍值班主任吴荣光总编辑赖雄伟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wenghuaa.com/swhcf/7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