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针草菊科鬼针草属植物,一年生草本,茎直立,茎下部叶较小,两侧小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条状披针形,总苞基部被短柔毛,外层托片披针形,无舌状花,盘花筒状,瘦果黑色,顶端芒刺3-4枚,长1.5-2.5毫米,具倒刺毛。产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各省区。生于村旁、路边及荒地中。广布于亚洲和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鬼针草有清热解毒、散瘀活血的功效,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急性阑尾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胃肠炎、风湿关节疼痛、疟疾,外用治疮疖、毒蛇咬伤、跌打肿痛。

近几年,临床应用鬼针草治疗高血压病取得显著疗效。

服法用量:每天取鬼针草(干品)10克、先将其洗净,然后加入水0.5-1公斤,烧开即可当茶饮用。也可每次用干鬼针草30克,用水毫升,水煎后当茶饮,一日内服完,连服3—5天见效或恢复正常,并长期保持血压稳定。该药的独特之处是在于患高血压的病人服药且血压降至正常,血压偏低的可以便血压回升,血压正常的人没有变化,它确实是防治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的特效药物。据文献资料记载,该药对三硝酸甘油脂、胆固醇、血液黏稠度均有明显降低作用,不失为祛病健身的中草药之宝。鬼针草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海拔50-米的路边荒地、山坡及田间。国内外均有分布。为我国民间常用草药,可在夏、秋季开花盛期收割地上部分,拣去杂草,鲜用或晒干,以全草入药。鬼针草性温,味苦,无毒,全草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等功效,民间常用它治疗肠炎、痢疾等疾病。近年发现,该药对血压具有良好的双相调节作用,高血压病人服了此药可使血压降低,血压偏低者用药后可使血压升至正常,临床则多用作降压。用鬼针草降血压不仅安全可靠,而且还可以避免某些降压药性功能障碍的副作用。

食用方法:鬼针草嫩叶可凉拌,蒜蓉,也可炒食。山东泰安地区常用它制作小豆腐。方法为:先将鬼针草嫩叶与豆子面或花生面蒸,30分钟左右即可成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各类调料。也可蒸熟之后加入油、葱、姜、蒜等回锅炒,口感更佳。

药理作用:

1.解表清热:用于感冒风热表证及防治流感,常配野菊花、银花、黄皮叶、龙眼叶等同用。防治中暑,可配玉叶金花、水翁花、岗梅、崩大碗等清解暑热药同用。

2.清热解毒:(1)用于毒蛇咬伤,伤后即用本品3~5两捣汁服或煎服,或配大蓟根、青木香、万年青根、茜草根、苦参等同用;(2)用于阑尾炎,可单味使用,每日用鲜品4~8两,配白花蛇舌草同用则疗效更佳;(3)用于咽喉肿痛、小儿高热等症,可配鸭跖草、崩大碗、广东土牛膝等同用,共凑清热利咽之效;(4)用于乙型脑炎,可配九里香叶同用,对高热、抽搐、呼吸衰竭的改善均有明显效果。

3.清利湿热:用于胃肠湿热泄泻、痢疾,对湿热型的小儿消化不良疗效尤佳。后者可配车前草(呕者加生姜)煎服;或单用本品煎水熏洗两脚,每日3~6次。

长按下图







































长春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有白癜风专科医院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wenghuaa.com/swhcf/117.html